受公司之托来到南昌帮扶这家球房,地点说好不好,说坏不坏,由于南昌和别的省会城市还是有些区别,消费能力(台球行业)不是很高(球房附近的消费不高),奇怪的是这家球房近距离没有竞争对手,但是生意做的是不死不活,有时候客流量还不错,有时候稀稀拉拉的五六桌。对面还有个很有档次的楼盘,算是有钱人住的那种。但是这边的人第一选择的是去k歌和棋牌,其次是喝喝酒,再其次是台球。普遍的台球兴趣不高。
针对上述几点,整理了一下思路,首先是这个球房的装修和硬件条件都不错,算得上是中上档,服务呢比较其他球房还算过得去,一个星期的观察,分析了这家球房的开始和现在.
1、当时投资人做这家球房的时候,店长的选择牵强,能力和职位不对等。就像一个故事一样,说扁鹊有兄弟三个,但是最出名的是他本人,他的大哥治病的手段是预防为主,所以不出名,二哥是治疗头疼感冒的小病,也不是很出名,扁鹊呢则是面对那些重症患者,很多被他挽救,起死回生了,所以记住他的人就多了。就声名鹊起。这个故事可以用在我们经营球房上,从最初的球房定位,到投资者用人的选择上,都是最重要的阶段,等球房到一种不好的状态了,就等于从新开张一样,一切都要重头再来,推广的计划、人员的调整等,需要有个周期恢复。相对来讲就较难一点。
综上所述,想把这家球房做起来最短时间要三个月,甚至更久。首先是完善自身的服务,员工重新培训,新老顾客会直观感受到我们的改变。
其次是平时我们对顾客的细心沟通和互动,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,主动教些基本功,帮助他提高球技,增加感情交流。
再者呢是每天有丰富的活动穿插,现金回馈顾客、小型比赛等,随到随玩,全力带动顾客参与各种活动,让他们逐渐的接受和喜欢这个球房。
造成这个局面的致命的错误是用人不对、监管不到位。投资者自身的用人决定导致了现在的结果。谁能叫你放心?谁让你不放心?一切都是口头,没有合理的系统管理,只会让有用的人才流失,混日子的人再放心也只能带来伤害。没有执行力和领导能力的管理者再低的工资都是浪费,到最终形成了捡起芝麻丢西瓜的状态,孰轻孰重?
由于没有想到哪就写到哪,有说的不妥当的还请谅解,就写这些吧,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。
上一页 下一页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